目录
华侨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大纲

适用对象 本、专科内地生(学分:2 学时:36)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思想

的科学体系及其基本原理与基本观点、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

导作用等的概要的论述。

本课程为高校学生必修的政治理论课。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

展的规律,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增强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

学好本门课程,要做到学习毛泽东同志的重要科学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与阅读教材相结合;

学习理论与了解历史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一)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

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

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毛泽东

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特别是同教条主义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

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2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科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

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这一科学体系各

个方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毛泽东同志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同志的晚年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

系。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 近代中国国情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发生的历史必

然性。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和人民斗争深入的必然结果。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的革命。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3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中国共产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党的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与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1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三个主要法

宝。

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近代中国的国情规定了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基

本依据。

党指挥枪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现实可能性。实现革命统一战线

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建设

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

产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要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坚持民主集中制。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和作风。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好形式。

(四)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

1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与主要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条件。

2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3 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总结

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伟大意义。

(五) 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探索

1 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着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

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

(六)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1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

走适合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2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基本依据和基本内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实现民族平等的好制度。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的方针。

3 社会主义国防建设和对外关系的指导方针

建设现代化国防,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与国防工业。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4 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接受来自党内和党外的监督。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七) 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1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与基本要求。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独立自主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极端重要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重

大意义。

教学难点:

1 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

2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

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3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

4 毛泽东同志的晚年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5 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

6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

7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

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8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条件。

9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10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伟大意义。

11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12 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

1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14 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

15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内涵及要求。

16 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是、今天和将来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7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重大意义。

三、课程的学时分配

       略


四、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教材

庄福龄主编 《毛泽东思想概论》(本科试用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主要参考资料

1 《毛泽东选集》第1-4卷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 《毛泽东文集》第1-8卷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 石仲泉 《毛泽东的艰辛开拓》 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

4 李君如 《毛泽东与近代中国》、《毛泽东与当代中国》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 王顺生主编 《毛泽东思想概论疑难解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CopyRight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华侨大学教务处